秋日的午后,鸟鸣清脆、花香恬淡、阳光明媚。走近马钢矿业罗河矿,洁净的柏油马路、高耸的主井塔楼、宽敞的跑道映入眼帘,蓝天与碧水相伴,绿树与红花相映……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静美。
近年来,罗河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遵循中国宝武“三治四化”环保工作方法和“两于一入”环保工作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生态环境好的绿色发展之路,年成功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9月9日下午,出席宝钢资源安全管理专题会的部分与会人员来到罗河矿参观。
参观人员首先来到了智慧指挥中心,围在矿区沙盘模型前,聆听该矿生产技术部负责人的细致讲解。“这边是采矿工业场地,最高的建筑是主井;那边是副井,是矿山职工上下井、下放材料的主要通道……”
罗河矿成立于年,年开工建设矿山,年9月投入生产,年一期万吨达产。面对矿床埋藏深、地温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一道道难题,罗河建设者们经过不断的攻坚克难,使得一座现代化矿山巍然屹立在江淮大地。一直以来,罗河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绿色发展、智慧矿山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生产经营成果显著,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宝钢资源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矿山力量。
罗河矿坚持贯彻落实中国宝武“四个一律”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系统策划、分步实施,全面开展智慧采矿、智慧选矿、智慧平台等项目建设,推进智慧化改造和智能化应用,打造“集中控制、效率优先、本质安全”的现代科技矿山。年3月,成立了智慧指挥中心,立足于智慧制造前沿科技态势,实现生产的大规模集控、无边界协同和大数据决策,变经验生产为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
武钢资源程潮矿副总经理邱平祥对罗河矿的智慧矿山建设成果十分赞赏,他谈到,“智慧制造的发展路径是新时代矿山企业的必然选择,通过智能管控、信息共享,智慧决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提升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从智慧指挥中心出发,沿着环境优美的罗昌湖,大家乘车来到采矿产线智慧控制中心。罗河矿采矿产线主要承担井下出矿、运输、粗破及提升任务。该产线智慧控制中心共有两大功能区,分别是电机车无人驾驶操作系统和生产调度系统。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操作系统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于年3月开始建设,年6月正式建成。该系统实现了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及远程遥控放矿,自投入运行以来,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放矿运输生产的本质安全。当看完工作人员演示的电机车无人驾驶操作流程后,参观人员被这一系列连贯的智能化操作所吸引,并连连称赞。
八钢矿业蒙库矿副经理韩鹏举说,“井下矿山开采一直以来存在着人工成本高,作业环境差等相关问题,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协作效率,更降低了生产成本。”
“智慧化改造带来了职工观念的改变,这也对职工的技能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罗河矿综合调度工区长吕海军对此深有感触。
当前,按照宝钢资源、马钢矿业智慧制造工作要求,罗河矿正着手进行“智慧采矿”一期工程建设,现已完成电机车“一控多”测试,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预计今年底将全面完成井下智能配矿与铲运机远程遥控和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的融合,实现井下局部区域装、配、运环节的全智能管理,打造本质化安全矿山。
罗河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秉承宝钢资源‘成为世界一流的矿产资源供应商’愿景,以智慧赋能,聚焦‘无人化、少人化、集控化、一键化’,推进罗河矿向数字化、智能化矿山转型发展,努力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矿山标杆。”
参观人员最后一站来到了罗河矿付冲沟尾矿库。该尾矿库总库容为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万立方米,是合肥市最大的一座尾矿库,服务年限长达60余年。罗河矿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建立库区可视化在线监测系统,全方位反馈尾矿库运行状态,并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这也是罗河矿智慧矿山建设的成果缩影。
呼吸着伴有丝丝花香的空气,置身于蓝天白云下的这座智能化尾矿库,大家一边交流参观感想,一边尽情感受秋日的爽朗气息。
“我们矿山企业就应该通过智慧制造促进安全本质化,实现环境优质化、工作高效化,使得广大职工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未来,我们的绿色发展、智慧制造一定会取得更大进步。”马钢矿业姑山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轲表示。
胸怀梦想者,逐梦前行;登高望远者,声震长空。下一步,罗河矿将依托“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区域优势,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以建设国内一流的绿色、智慧矿山为发展目标,坚持绿色优先,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路,打造“矿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高颜值绿色生态矿山;坚持创新驱动,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抓手,以“无人化”“少人化”“集控化”“一键化”为手段,加快推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进程,为宝钢资源奋力实现“中国铁矿石资源安全保障先锋”的国家使命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资源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