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思危,盛满戒溢,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赫赫战功又如何,平安无事才是福。回望历史朝代更迭,有多少位开国功臣为国而忠,但又有多少位开国功臣得以善终,寥寥无几罢了。
而这位明朝开国将才也不能例外,一生忠心,遭到疑心而被冤,终究难逃幸免,也是着实令人唏嘘,为何落得如此下场,他又经历了何事,由此来看看这位百战骁将冯胜也。
同哥扶君,为君心腹。提起冯胜,自然离不开他的哥哥冯国用,机缘巧合在朱元璋正缺谋士之时,冯家二兄弟来到了他的身边,刚开始朱元璋还以为这两个人是文弱书生不懂武略。
结果令他刮目相看的是这兄弟俩不仅对文学有独特的见解,就连武功也不逊色,更是在朱元璋面前展示了一番武功绝学,一看这阵仗的确有点本事在身,朱元璋立马将这两位兄弟收入囊中为他效力。
在此其中,冯国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重任。甚至朱元璋睡觉之时,冯国用都在身旁伴随,可见朱元璋对冯国用的喜爱。
奈何天妒英才,明朝还没建立起来冯国用就去世了,冯国用一死,朱元璋也是有些许难过,等冯国用去世之后,冯胜理所应当担起了大任,也在一步一步的为朱元璋而奋斗。
冯胜凭借着自己的英勇才智打下了不少胜仗,他也确实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才,尤其在龙湾战役中大展身手,一鼓作气占领了安庆等地方,更是把陈友谅打的连忙逃窜。
后来在征战山西时,冯胜直接带兵逆河而上越过太行山,攻克了平阳,迅速抓获了数百名敌军,冯胜战战皆胜。朱元璋也心知肚明冯胜的所作所为,毕竟冯家二兄弟早早就在为他效力。
在明朝开国前的那时,朱元璋还算是一位知恩图报的君王,冯国用为国捐躯,冯胜也是无怨无悔地在为国争光,因而在当时,朱元璋也确确实实把这兄弟俩当做心腹来待。
说的好听是知恩图报,说的不好听或许只不过是利益驱使的一种手段,难得朱元璋知人善任,懂得拉拢人心,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他对冯胜封官加爵样样俱全,就连婚姻也为冯胜包办。冯国用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冯胜的两个女儿也纷纷嫁予了皇家王室,二女儿直接嫁给了朱元璋的第五子,如此一来,冯胜和朱元璋也算是成了亲家。
这对冯胜来说可谓是喜事连连,但仔细捋捋,真当如此吗?朱元璋摇身一变成为明朝君主,冯胜与之喜结联姻,这三桩婚姻只不过是将其利益捆绑而定,利益之中何谈感情,往后日子对冯胜到底是福是祸,不得不令人忧心忡忡。
或许在当时那个朝代也是身不由己吧。一入皇门深似海,谁又能独善其身,冯胜的实力有目共睹,不被嫉妒才怪。
确实有能力在身,在洪武二十年,冯胜担任大将军,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这一战彻底消灭了元朝遗留的残余势力,冯胜也因战功被封为了宋国公。
一步步的高升,冯胜喜出望外没有半点不安,但在朱元璋看来是好事吗?不以为然罢了,当他的光芒即将凌驾于皇权之上,那对朱元璋来说,可是威胁一桩,冯胜恐怕难逃其咎。
高处之中,不幸来临。俗话说得好“高处不胜寒。”成为君主的朱元璋对这番话是深有体会吧。自己本身就是贫寒人家出身,从小受尽了苦难,如今飞上枝头自然会有后怕。
自己身边一个个的功臣将领也是身在高处不知收敛,一言一行朱元璋尽收眼底,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必须开开杀戒以儆效尤。
于是这些随他征战南北的功臣们遭了殃,直接被朱元璋血洗一空。身居高位的冯胜也是大大咧咧引人注目,他的才能本事众人敬仰甚至碾压天子,这耀眼的光芒让本就不安的朱元璋多疑了起来。
一生戎马为明朝而为,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到底犯了什么错,直接赐死,一件件一桩桩,冯胜有因,朱元璋还真不是心软的主。于此来谈谈这场赐死史。
但看待事情也不能以偏概全,冯胜的结局也不单单是外因,毕竟冯胜也实在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低调永远不沾边,邀功贪钱样样行,不是在他人面前树立高形象大张旗鼓表示自己很厉害,就是私藏战利品偷个财。也怪不得被人抓把柄,正好朱元璋插个空。
有一次徐达受朱元璋命令回京,朱元璋也下达命令将兵权暂交给冯胜,并嘱托冯胜要按兵不动,等徐达回队,但冯胜可不是安稳的将。还真是大错未犯却小错不断,早把命令抛到了脑后,自己做主带兵回了城,闹得这一出,可是让朱元璋上了心,对于徐达,朱元璋还是比较信任,毕竟徐达对他百依百顺,从来都是小心谨慎,不会擅自做主。而冯胜不听命令擅自做主,放在那个君主身上都会多想,就算冯胜没有叛乱之心,但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扰乱了朱元璋的心弦,也怪不得会生猜忌。
重重猜忌,不得善终。朱元璋本就对冯胜起了疑心,而此时这场喜结联姻带给的终究是祸不是福,毕竟不是寻常人家,在皇家之中,处处行礼就罢了,见面都得三思而后行。
而冯胜和自己女婿见的这一面,却是酿下了大错,冯胜和朱元璋第五子私下会面,不管会面内容如何,在当时太子刚去世不久,冯胜与皇子秘密会面,朱元璋怎能不疑?
一件件的事不足为大,但桩桩小事累积而起,猜忌心重的朱元璋怒了,为了巩固政权朱元璋大杀各位功臣,其中就有蓝玉,这番案件也是一场轰动,直接造成了一万五千人死亡。
世事无常,蓝玉案后,朱元璋也是在权衡利弊,越厉害的将领越会成为心头大患,冯胜这位英勇奋战之士自然难逃一劫不好过。
奈何冯胜感受不到危机存在,依旧嚣张跋扈,明目张胆的贪污受贿抢妻,这番操作真是直接往枪口撞,而此时的汤和就比较聪明,他装病上交兵权以表自己无能,只留下冯胜自作聪明,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将自己致死。
就这样朱元璋赐死了冯胜,没有理由实属冤枉,更让人心寒的是,冯胜死后,没有进入功臣庙就算了,就连他的儿子都不能继承他的爵位,只能落得平民命。
一代将才追随朱元璋四十多年,忠心耿耿,却落得如此下场。不得不说功高盖主终究不是好事,不知收敛也不足为好。曾经时代已过,而今时代人活一世,猜疑重了总会累,低调小心也才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