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一书如是说。耶路撒冷当然是美的,不然它怎么会被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选做“圣城”。庞大的宗教力量使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砖石都具有诗情画意,就连它的空气中也似乎满布着祈祷和梦想。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中部,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在希伯来语中,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都”,可“和平之都”却并不和平,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耶路撒冷一直饱受着战火的折磨。
据史籍记载,大约年前,阿拉伯迦南人的一个名叫“耶布斯”的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徙到这里定居,将其命名为“耶路撒冷”。公元前10世纪,犹太王大卫建立起以色列-犹太王国,定都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开始成为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
基督教兴起后,教徒们宣称耶路撒冷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于是耶路撒冷也当仁不让地成为基督教的圣地。
到了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又宣扬耶路撒冷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山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于是这里开始成为伊斯兰教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
在此后的历史中,三大宗教为争夺耶路撒冷这个地方,不知道在这块小小的土地上发生过多少次战争。直到今天,它也是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人争夺的中心。在无数次的战争中,耶路撒冷曾先后18次被毁灭,成为废墟后,毁城者还要用犁再铲一遍,灭绝任何让人怀念的种子,但它又一次次奇迹般地重建,每一次复兴后依然汇聚着世上最狂热的爱和恨。耶路撒冷,就是一座有着强烈对比与冲突的城市,一个精神永存,却在现实的矛盾中痛苦挣扎的灵魂。耶路撒冷的魅力就来自于这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同处一城。
现在的耶路撒冷,东西两部分截然不同。西部是新城,大部分是现代化的建筑。东部是老城,比新城小得多,由一道高高的城墙围起,其中又分为4个宗教与种族聚居区:犹太区、基督徒区、亚美尼亚天主教区和穆斯林区。耶路撒冷就是这样将历史古迹与现实生活和谐地交融起来,各种民族与痛苦挣扎的灵魂。耶路撒冷的魅力就来自于这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同处一城。
现在的耶路撒冷,东西两部分截然不同。西部是新城,大部分是现代化的建筑。东部是老城,比新城小得多,由一道高高的城墙围起,其中又分为4个宗教与种族聚居区:犹太区、基督徒区、亚美尼亚天主教区和穆斯林区。耶路撒冷就是这样将历史古迹与现实生活和谐地交融起来,各种民族与文化编织出的特有城市风味,使得耶路撒冷远甚于永恒之城罗马,耶路撒冷便也成了不能不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