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上来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都属于不太起眼的小国,但是他们也绝对属于那种“很能惹事”的小国。
尽管这两个国家曾经都属于苏联加盟国,但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已经持续了数百年,简直可以说是“很难和平相处”。
当苏联还在时,有“老大哥”压着,两国之间的矛盾似乎还可以“控制”,可当苏联自己都摇摇欲坠乃至轰然倒塌时,这两个国家的冲突也就彻底爆发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爆发了边境冲突,到了近几年,两国的矛盾仍没有缓和,时不时仍有冲突发生,那到底为什么他们之间会有如此“深仇大恨”,两国的未来又将走向哪里呢?
纳卡地区:两国冲突的根源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同在外高加索地区,尽管两国属于不同的民族,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两国算是近邻,都说远亲不如近邻,那为什么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却会频繁爆发冲突呢?
其主要问题出在纳卡地区和纳吉切万地区上。
纳卡地区的全称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是一块面积大约为平方公里的地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大多数都是亚美尼亚族,但问题在于,这片土地却属于阿塞拜疆。
而在另外一方面,在亚美尼亚和伊朗之间,有一块面积大约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的绝大多数阿塞拜疆族,那就是纳吉切万,这块地,是阿塞拜疆的“飞地”。
实际上,不同民族在一个国家之内混居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比如我国就有56个民族,但却没有影响我国国内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对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来说,事情似乎有一点不一样。
亚美尼亚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就连罗马人都曾败在亚美尼亚族手上。不过,当亚美尼亚王国走向灭亡之后,亚美尼亚人就受到了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
亚美尼亚族在土耳其的统治下过得并不好,主要是因为他们信仰的是东正教,而奥斯曼土耳其则信奉伊斯兰教。
宗教冲突成为了两个民族之间最为尖锐的矛盾,而且,当后来奥斯曼土耳其输给沙俄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将所有的“罪过”都怪到了亚美尼亚身上,声称亚美尼亚与沙俄一样信仰东正教,一定是他们“出卖”了自己,并掀起了一场针对亚美尼亚族人的“大屠杀”,有数据显示,这次“大屠杀”导致了约万亚美尼亚族死亡。
阿塞拜疆族的历史则要短许多,阿塞拜疆族受到伊朗——即波斯——影响较大,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与土耳其的关系也更好一些。
也就是说,其实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天然”就有着矛盾和冲突,只不过在最初的时候,这些矛盾还没有爆发。
而两国之间矛盾的真正爆发,其实与土耳其和苏联有着密切联系。纳卡地区原本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国内阿塞拜疆族的聚居区,但由于沙俄的步步紧逼,最终奥斯曼土耳其将这块土地交给了沙俄。
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下,亚美尼亚族大量迁入了纳卡地区,并由此逐渐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只是当时亚美尼亚族并没有想到,后来这片土地会完全处于阿塞拜疆境内,让他们反而被穆斯林“包围”。
奥斯曼土耳其解体之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相继加入苏联。
一开始,苏俄为了拉拢亚美尼亚,就把纳卡地区、纳希切万和赞格祖尔都分给了亚美尼亚;但后来,为了与土耳其搞好关系,苏俄不仅把亚美尼亚的一大片土地“送”给了土耳其,还将纳卡地区和纳希切万给了阿塞拜疆。
这么一来,亚美尼亚不满意了,一直要求收回这片土地——尤其是纳卡地区,毕竟那里住的都是亚美尼亚族,这就为后来两国之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但亚美尼亚的抗议一直被苏联压了下去,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自己都摇摇欲坠,当然也就控制不了加盟国之间的冲突了。
一场“鲜为人知”的边境战争
从年开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就开始逐渐爆发各种冲突,只不过当时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上鲜有人注意到这两个小国之间的冲突。
一开始,矛盾冲突是在两国内部爆发的,由于宗教冲突,同处一国的阿塞拜疆族和亚美尼亚族开始爆发冲突,而两国也开始试图将国内的所谓“异教徒”驱赶出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行为甚至开始逐渐演变成为了“种族清洗”。
于是,身在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族裔急于出逃,可由于这片土地四周都被阿塞拜疆族包围,他们很难找到一条逃亡通道。
此时,同样信仰东正教的苏联军官对亚美尼亚族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他们协助当地的亚美尼亚族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甚至控制了纳卡地区全境,后来更是在当地建立了“自治州”,希望通过公投的方式直接加入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当然不肯,这片区域就成为了两族爆发冲突的一个重点区域。
而在另外一边,居住在纳希切万的阿塞拜疆族也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且宣布成立纳吉切万自治共和国。
该地位于亚美尼亚的“后院”,它与亚美尼亚相互封锁,同样是两族人发生严重暴力冲突的场所。
在苏联解体前,两族人之间的冲突尚能受到控制,在年之后,两国的冲突就彻底爆发了。他们用瓜分而来的前苏联军事装备,正式展开了战斗。
年1月初,两国爆发了首次战斗,由于阿塞拜疆方面指挥混乱,亚美尼亚人很快击落了数架阿空军的飞机,直到1月末,阿塞拜疆才击落了两架在支援亚美尼亚人地面进攻的俄罗斯米-8直升机——这是阿塞拜疆在这次冲突中的第一个“战果”。
在随后的两个月中,两国的冲突逐渐趋于平静,直到年4月,阿塞拜疆人库巴诺夫劫持了一架俄罗斯空军苏-25对地攻击机叛逃到阿塞拜疆,让两国的冲突再次爆发。
库巴诺夫劫持了这架苏-25之后,在纳卡地区上空击落了两架米-8直升机,并袭击了多架飞机,直到2个月后库巴诺夫才被亚美尼亚人击落。
整体来说,阿塞拜疆在前期其实一直处于下风,亚美尼亚人不仅完全占领了纳卡地区,其“势力范围”还扩张到了周边的“拉钦走廊”。
年6月底,阿塞拜疆开始反击,虽然未能真正切断拉钦走廊,但其对亚美尼亚人的轰炸还是给后者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进入年7月之后,双方之间的战斗更加激烈,亚美尼亚人陆上进出纳卡地区的通道拉钦走廊几乎难以维持,几乎就被困在纳卡地区。
可就算各项补给困难,亚美尼亚人仍然坚持抵抗,即使莫斯科试图调停,双方的前线指挥官仍然不管不顾地继续战斗。
这次战争一直持续到年,根据亚美尼亚公布的数据,在这场战争中,阿塞拜疆一共损失了10架飞机。
可能是为了挽回颓势,阿塞拜疆在此后突然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并且在之后的5天内击落了3架亚美尼亚战机。
年1月底,在国际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