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分类
历史奇闻
文章字数
字,阅读约3分钟
中国唯一公认的女皇是武藤,她为了提升自己杀了很多人。比如,她的长孙无忌、王皇后、萧淑妃、孝武帝李弘、张怀皇太子李贤等,都直接或间接死在了她的手上。正是在这些人的尸骨上,吴懿登上了皇位。在武松死后半个世纪,欧洲第一位女皇的残酷程度不亚于武松,而这位女皇就是欧洲第一位女皇帝、东罗马伊苏里亚王朝的末代皇帝伊琳娜。
伊琳娜出生于年,是雅典贵族的女儿,16岁时嫁给了东罗马亲王利奥,两年后生下一子(君士坦丁六世)。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康斯坦丁五世在征服保加利亚前夕驾崩,利奥王子继位,是为利奥四世、伊琳娜命名的。
利奥四世继位后,延续了父亲的毁圣像行动,禁止全国供奉圣像,并焚烧了大量圣像,但此举遭到全国上下的抵制,甚至连王后伊琳娜也私藏圣像。
伊里娜
利奥四世在位期间,东罗马内政艰难,不仅圣像的毁灭遭到举国抵抗,而且兄弟叛乱、外族入侵,利奥四世操了五年的心,甚至多次亲自出马。年,在征服保加利亚前夕,利奥四世去世,年仅30岁。
利奥四世去世前,他请求君士坦丁六世继位,但君士坦丁六世太年轻,无法处理国事。因此利奥四世要求伊琳娜成为他的唯一监护人和公国的摄政王。伊莉娜也成为太后,掌管国事。
伊琳娜上台后,于年在尼西亚与教皇哈德良一世会面,讨论圣像在教会中的地位,被称为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会议肯定了圣像的重要性,停止了对圣像的破坏,但也规定,不能将圣像当作神来崇拜。
9世纪至11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伊琳娜的行动虽然缓和了民众的反对情绪,但却引起了国内顽固派的不满。此时,小皇帝君士坦丁六世也渐渐长大,对母亲的独揽大权非常不满,非常希望能夺取政权。于是,他联合一群对伊琳娜不满的人,准备对伊琳娜进行夺权。
众所周知,要想进行政变,就必须夺取军队和皇帝,而现在皇帝已经做好了夺取政权的准备,所以皇帝已经在那里了,但首都的军队却掌握在伊琳娜的手中,君士坦丁六世仍然没有必胜的把握。尽管如此,伊莲娜也知道,如果母子之间发生权力斗争,势必将国家拖入战争的泥潭。无奈之下,伊莉娜只好妥协,于年宣布重新掌权。
君士坦丁六世上台后,不仅再次进行破坏圣像的活动,还实施了多次暴政,并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令国家颜面尽失。因此,那些之前支持他的人把希望转向了皇帝的叔叔凯撒·尼克洛迪恩。君士坦丁六世一听说这件事就把眼睛都戳出来了。他的暴行引起了极大的不满,甚至连他以前的忠实支持者亚美尼亚人也转而反对他。此外,他还在未经牧首同意的情况下,宣布废黜了玛丽亚王后,并与情妇西奥多特结婚,从而失去了教会的支持。
但这一举动遭到了更多的反对,这些贵族不希望国家被天主教徒控制,于是在年10月,他们发动政变,让财政大臣尼基弗鲁斯成为皇帝。伊琳娜被推翻后,先后被流放到王子岛和莱斯沃斯岛,靠纺纱过着艰苦的生活,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次年8月9日,贫病交加的伊琳娜在莱斯沃斯岛去世,享年51岁。
这里是《南蓉不失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