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诸国大量使用水上飞机和飞船,其中包括了水上战斗机,但到了二战时,却几乎看不到水上战斗机踪迹,但日本是例外。二战时,日本海*对水上战斗机有了新的见解,造出了改造零战的水上战斗机。
1、水上飞机不需要跑道
在日*研制的*用机之中,只有零式舰载战斗机,即零战,生产数量超过了一万架。旧日本海*不仅花费大量时间研发后继机,即使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还研发了改进型。也就是说,零战从最初的一一型至战败时还处于试验中的五四型共有十种以上类型,甚至还有训练机型。
▇第海*航空队的零式舰载机。6-和2-为零战二二型,WI-为零战二一型。
在这诸多的类型之中,有一种派生型最为与众不同,那就是“二式水上战斗机”,通称“二式水战”。其他类型,包括训练机在内统统称为“零式”,唯独这个不冠以“零式”二字。这是为何?
所谓水上战斗机就是指能在海面、湖面等离着的、用作战斗机的水上飞机,因而在机场不发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都有使用。再者,一战时期的飞机尚处于起步阶段,含引擎在内,性能不稳定,可靠性差,飞行时遇上引擎故障等意外情况时,能够在海河湖等降落的水上飞机比其他飞机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德国海*的汉萨-勃兰登堡W.29水上飞机。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飞机性能不断提高,浮桶成了水上飞机速度和机动性的一大障碍,待引擎等的可靠性得以提升后,水上战斗机退出了战斗一线。在欧美诸国,水上飞机也退居二线,主要用于侦察和观测等任务。
与欧美诸国不同,日本海*对水上战斗机有了其他的想法。对于即将到来的对美战争,他们把主要战场设想在太平洋,需要在战争初期迅速占领分散在南太平洋上的岛屿,在岛屿机场建成之前,确保占领成果的任务将由水上战斗机来完成。如果是水上战斗机,则不需要机场,在占领岛屿后能够立即配置到位,一面维持周边的制空权,也可以用于侦察和警戒任务。
2、穿上“木屐”的零战
出于这样的考量,年,日本海*要求川西航空公司为其设计开发水上战斗机。川西公司首先从十五试水上战斗机(即之后的“强风”水上战斗机)开始研制。然而,由于日本海*提出的要求过高,十五试水上战斗机从研发之初就遇到了阻力。于是,日本海*决定在“强风”投入实际运用之前,寻找一种利用现有飞机开发水上战斗机,作为“强风”的过渡机型。
▇旧日本海*的“强风”水上战斗机,川西号机。现存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的太平洋战争国家博物馆。
日本海*看中的现有飞机正是零战。零战是三菱重工研制的舰载战斗机,性能高,可靠性好,转用作水上战斗机正合适。不过,在年当时,三菱重工不仅要生产零战,还要研制一式陆上攻击机和局地战斗机“雷电”,已抽不开身去顾及水上战斗机的事情。
此事最后指定了中岛航空公司,该公司既有开发水上飞机的技术,又有生产零战的生产线(作为三菱重工的补充生产),其是三菱重工之外的最佳人选。年年初,中岛公司开始了以零战一一型为原型的水上战斗机的研发。
▇零战一一型的模型。二式水战从该型飞机改造而来。
虽然有现成的飞机,但零战是航母舰载机,机身上有多个开口,转作水上飞机的话,直面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浸水,尤其是海水对镁合金部件的腐蚀。第二个重要的问题在于浮桶。安装了浮桶也就增加了重量和空气阻力,进而降低了飞机的机动性。于是,中岛公司在零战一一型的基础上设计全新的机体,施以彻底的防腐蚀对策以及修改所有不适合作为水上飞机使用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点更改1、拆掉起落架、尾轮和着舰钩;2、机身下安装主浮桶,左右主翼下安装副浮桶;3、增加垂直尾翼面积,后部机身追加稳定翼,方向舵延长至机身下部;4、电路系统做防水处理等。
此外,武备、引擎等不变,在主浮桶内增设了油箱。虽然与原来的零战一一型相比重量增加了公斤左右,爬升、速度下降,续航距离也缩短了,但仍保留了旋转性能等优点,作为水上战斗机来说已无可挑剔。
▇一架泊于肖特兰群岛海域的二式水战。
因为有现成的飞机和技术,中岛公司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研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当天进行了原型机的首次试飞。年7月6日,日本海*正式采用该水上战斗机,命名为“二式水上战斗机”。次年9月前,约一年的时间里生产了架。这个数量看似不多,但二战时其他国家甚至没有量产水上战斗机,说是世界第一也不为过。
3、再看水上战斗机所暴露的问题
太平洋战争初期,由于日本战线的不断扩大,二式水战按照日本海*最初所构想的那样,在尚未来得及建设机场的最前线——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所罗门群岛——投入到要地防空、船队护卫、警戒等各种各样的任务。不过,二式水战虽说是性能优秀的水上飞机,却不能与美*的战斗机正面硬刚,顶多是与轰炸机、侦察机较量一下。因而在美国*机性能提高以及战局恶化之后,年9月就停产了。
▇泊于马绍尔群岛贾卢伊特环礁的第海*航空队的二式水战。
如前所述,这种水上战斗机是日本特有的,二战时其他国家几乎不使用这种飞机。硬要说有,那就是美国海*利用F4F“野猫”战斗机装上浮桶制作的F4F-3S以及英国海*利用喷火式战斗机装上浮桶制作的水上战斗机型,但都止步于试制阶段。
我们都知道,美国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其工兵部队也非同一般,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建好一座机场。到了战争下半场,许多航母陆续竣工服役,单是舰载机就能独霸天下,这种性能低下的水上战斗机对于他们来说是无用之物。
▇美国海*的F4F-3S水上战斗机,只进行到试制阶段。
至于英国,他们并没有预想争夺岛礁的战斗,在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之后,虽然匆忙研制了水上战斗机,但在以陆战为主体的欧洲战线派不上用处,大西洋的制空和制海权又紧握在美国海*手中,就是在英国与日本交手的印度,也没有水上战斗机出场的机会。
可以说,日本海*重视水上战斗机也正暴露了其工业力的落后,严重缺乏土木机械造成岛屿机场修建能力低下,在日*战势不利之后,其活动的场所也不断减少。
最后提一下二式水战之后的“强风”。在二式水战停止生产后的年12月1日被日本海*正式采用,但几乎成了无用之物,仅生产了97架。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