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0日,小泽治三郎在收敛他所剩不多的残兵败将之后狼狈地撤离了菲律宾海,他得意的航程外战法在碰到占尽了全部的先手优势的美*后,被轻而易举地击破。小泽估计怎么也想不到美*的FCTF竟然拥有如此惊世骇俗的战斗力。
美*官兵围观中
FCTF——快速航母特混编队,在年起到战争结束,这一直是美国海*在太平洋战区的主要打击力量,整体由4-5个独立的特混编队组成,每个独立特混编队拥有3-4艘航母以及各式支援舰艇和驱逐舰、战列舰组合搭配。
CV-9埃塞克斯号在冲绳战役期间的照片,图中可见独立级轻航以及推测为衣阿华级的战列舰
快速航母特混编队的理论基础,源自于珍珠港和中途岛以来在海战中的实战经验,也就意味着舰队的主要打击力量不再是傻大黑粗的战列舰,而是航母利用她的舰载机来充当主攻手。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的任务则是以支援航空母舰为主,比如提供防空支持、反潜护卫等。
早期企业号参战时候典型的轮形阵(TF.61特混舰队,第16特混大队)
整体舰队编排基本为轮形阵,将航母放置于圆心区域,增强火力防护的同时可以有效抵御俯冲轰炸机,而遭到鱼雷机攻击时,特混舰队就通过集体转向,迎面朝向来袭的敌机,使得对手攻击角度被压缩,达到干扰和闪避敌机攻击的目的。
这是一次标准的同步转向,同步率爆表
除此之外,特混编队里的航母并不会对敌方的攻击做出明显的规避,而是提供更为稳定的防空火力平台,以此来达成更好的击坠效率,从而降低被攻击的概率。另一方面密集的轮形阵也让己方飞机的防空驱逐面积降低,从而专注于小范围内的驱逐工作,提高防御效率。
快速航母特混舰队的指挥官,是海*将领马克·米歇尔
在马里亚纳猎火鸡期间,米歇尔集结了全部特混大队,组建了TF.58舰队,通过优势兵力防御作战加大规模的编队集群突击战术,直接将日本海*航空兵彻底击垮。
年4月25日,正在马朱罗环礁附近集结的特混编队
当时的美国太平洋TF.58的*事实力,是真正意义上没有任何对手的存在,其兵力组成包括:15艘舰队航母和轻型航母,7艘高速战列舰,21艘巡洋舰和66艘驱逐舰。舰载机方面,战斗机架是性能碾压当时全球海*的F6F。鱼雷攻击机,轰炸机和夜间战斗机等架,总数接近架的飞机。这等非凡实力,可以轻易碾碎二战中任何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也因此得到了“灭国舰队”的外号。
而这支特混舰队的总指挥官先后有两位——斯普鲁恩斯和哈尔西,这两个人的性格可以说是整个太平洋舰队中的两个极端。
斯普鲁恩斯
斯普鲁恩斯精打细算,非常的专业和谨慎,因此舰队的*官们都比较喜欢在他手下服役。
威廉·哈尔西
而威廉·哈尔西,大家都非常熟悉,有着“蛮牛”之名的他,以作战大胆勇猛而著称(当然也因此犯下过不少错误),哈尔西非常受到普通水兵的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的快速特混舰队实际上只有TF.58这一支,不过哈尔西从斯普鲁恩斯手里接管舰队的时候,将TF.58所属的第五舰队改成了第三舰队,而TF.58也顺便一起改为了TF.38。这一点也有迷惑日本的意思——太平洋上有两支灭国舰队,你慌不慌?
最终,航母特混舰队见证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在东京湾,她们还用自己的方式来给日本人上了最后一课。
在东京湾展现自己实力的TF.38特混编队
当天,在投降签字仪式接近尾声的时候, 走到了哈尔西面前问到:“比尔,那些飞机在哪里?”而哈尔西仅仅是做了一个手势,很快,海*航空兵的飞行员们就为投降仪式和整场太平洋战争,画上了雷鸣般的休止符——来自海*和陆*的架舰载机和架B-29轰炸机,用双翼遮蔽了东京湾的天空。
至此,灭国舰队的华丽篇章落下帷幕。成为了哪怕到现在也是*迷津津乐道的传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