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篇原创文章,全文共字,配图11幅,阅读需要8分钟。
年12月23日,也就是威克岛在第二航空战队支援下被攻占的同一天,南云机动部队主力回到日本本土。在举国上下的一片震天响的赞歌声中,南云发现他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早已被制定。*令部和联合舰队司令部对他们在珍珠港的战果感到十分满足,现在是应该兑现他们在战前对陆*的口头承诺,尽快协助完成对南方资源产地和*事要地的占领。
此时,在东南亚由陆海*联合开展的入侵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得益于海航岸基航空兵的长腿,大部分跨海作战不需要出动航空母舰,只有在菲律宾为了压制南部过于遥远的岛屿,派出了一艘轻型航母“龙骧”号。出乎日*大本营的预料,东南亚的登陆作战异常顺利,开战第一天就摧毁了在菲律宾克拉克的美国空*主力,仅三天就摧毁了英国远东舰队的两艘主力舰,加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被歼灭,似乎都没有必要再动用南云的航空母舰部队去支援东南亚的攻略。
只有在威克岛日*的入侵遭到了挫折,虽然在二航战的支援下很快就把事情摆平了,但是日本人显然不希望再重蹈覆辙,这一次他们宁愿用大锤砸鸡蛋。攻占关岛后,日*在南太平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新几内亚东部和新不列颠群岛,这里是入侵澳大利亚大陆的跳板。
为什么要入侵这么遥远荒凉的土地,其实还是出于一种尽可能扩大防御圈的考虑。日本人在战前就撺掇了中太平洋上的若干小岛,并将特鲁克环礁建设成防御重点,但此处始终只是珊瑚礁,缺乏防御纵深,也无法部署大量的海空*,但是新不列颠岛就不同了,面积大到足够部署十万雄兵,火山之城拉包尔现有的两个机场就可以起降大型轰炸机,日后日本人还将扩建成容纳数百架飞机的重要航空基地,进可攻退可守,兵家必争啊!
经过短短12天的休整,南云机动部队就在年1月5日再次从柱岛启航,舰队主力是一航战和五航战的四艘重型航空母舰,任务是支援即将开始的对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和卡维恩的攻略作战。
位于新不列颠岛东北角的拉包尔是一座火山之城(年7月刚刚有一次持续爆发直到战争发生时),战略位置重要,由澳大利亚派兵把守。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澳大利亚连本土都在唱空城计。这是因为仅有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只有4个步兵师,其中第6、7、9师在中东,协助英*对抗隆美尔的非洲*。第8步兵师(欠第23旅)被部署到马来亚地区,仅剩下第23旅有3个步兵营,其中两个营被派往荷属东印度,最后的这个营于年3月被派往拉包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总参谋部经过分析后,认为要想守住拉包尔毫无可能,此地距离澳大利亚大陆更加遥远,不如集中力量防守新几内亚南端的莫尔兹比港。对拉包尔的防守采取不增不减的策略,寄希望于能够多拖住日*几天。开战前,拉包尔守*还得到一个岸炮连、一个炮兵分队和一个反坦克炮兵连的增援,并有一些土著人志愿兵,总人数大约为人。
年1月14日,南海支队分乘9艘运输船从关岛启航,向拉包尔杀来。因为顾虑拉包尔有千余人的守*,是属于南太平洋地区不输于威克岛和关岛的“硬骨头”,特意安排南云忠一的航空母舰前来助战,他们在14号-15号陆续抵达特鲁克。
1月17日,全部四艘航空母舰驶离特鲁克,于1月20日抵达新爱尔兰岛东北的出击阵地,并对拉包尔连续实施了3轮空袭。第1波20架日机来袭时,拉包尔的8架“韦拉韦”式战斗机升空应战,被击毁7架,只有1架幸存返回地面。第2波23架日机抵达后已无需空战,他们对机场、港口和其他*事设施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攻击。很快,第3轮50架日机也到了。
渊田美津雄的回忆录中写道:“不论哪里,都没有发现较强的敌航空兵力。我率领九十架轰炸机和战斗机攻击拉包尔的时候,只看到两架敌机。这两架飞机刚要从两处机场中的一个机场起飞,当即被我战斗机击毁。另一个机场则空空如也。俯冲轰炸机轰炸了港内孤零零的一艘货船。由于没有更值得打击的目标,我率领的水平轰炸机最后只好把携带的八百公斤炸弹全部投在俯瞰港口入口的敌岸炮阵地上。”
战斗过后,拉包尔澳*只剩下2架战斗机和1架“亨德森”式轰炸机,9架飞机被摧毁。日方仅有一架飞机在低空轰炸时被炮火击落。
21日,一航战轰炸了新爱尔兰岛的卡维恩。与此同时,从五航战“瑞鹤号”和“翔鹤号”起飞的飞机对新几内亚东岸的莱城机场和萨拉莫阿机场进行了毁灭性打击。
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21日下午,澳*仅存的两架战斗机奉命飞往新几内亚的莱城避战。22日天亮前,最后一架轰炸机装载着伤员离开拉包尔。上午8时,日*45架飞机再次前来空袭。下午4时,澳*开始爆破*火库并自毁了部分炮台的大炮。显然,澳*的战斗意志比威克岛的美*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晚上20时15分,南海支队开始登陆。凑巧的是半年前的年7月开始,岛上的马图皮火山开始了持续而频繁的喷发,到当天的那个晚上,火山口的火光都成了登陆时的一道诡异的风景。
经过23日一天的零星战斗,日*轻松取得了包括拉包尔镇、辛普森港口和东西两大机场的控制,澳*化整为零撤入丛林,有组织的抵抗已经结束。日*同时下令开始“全面扫荡”,时间持续了两周,最大的两股澳*分别在1月末和2月6日向日*投降,包括守*总指挥约翰·斯坎兰上校。
1月25日,即日*占领城市不到两天内就部分修复了拉包尔机场,到2月20日,已有51架战机转场至此,海*第24航空战队司令部也随之进驻。
南云部队则分成两部分,一航战于1月27日、五航战于29日分别回到了特鲁克锚地。29号晚些时候,“翔鹤”号启航返回横须贺。剩下的三艘母舰开始了在特鲁克难得的休整。不过南云也没能过几天安生的日子,2月1日就收到了美*航母编队空袭特鲁克东面公里外的马绍尔群岛的消息。
2月23日,日海*第18战队组织陆战队登陆附近的新爱尔兰岛的卡维恩,经过4天战斗击溃了澳大利亚守*,并在当地建立了航空基地,随后,周围的大小岛屿也相继落入日*手中。澳大利亚人最值得骄傲的一点是留下了许多潜伏的海岸观察哨,他们将在未来两年多的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拉包尔有足够宽敞的场地可供建设机场,有足够大的深水良港停泊重型*舰,此地被迅速建成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日*基地,到年底,多达11万日*已进驻此地,并成为日*向南太平洋地区进一步扩张的最重要的前进基地。
一直到日本投降,拉包尔都始终控制在日*手中。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燃烧的岛群”是一个专注于太平洋战争和中日战争回顾的*史网,首创于年5月,年至今论坛在线,年转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