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西嘉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在太平洋战场上曾实施过数以百计的登陆作战。从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海群岛、帕劳到硫磺岛、菲律宾群岛和冲绳,这些今日的旅游胜地在70多年前都曾经是美日双方的激战之地,而那场策划中的终极之战的规模则堪比诺曼底登陆,几乎就要载入史册。
▍如何彻底击败日本
年8月,美*攻占位于中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日本的所谓“绝对国防圈”被打开一个缺口。次年1月,美*又相继进占了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向日本列岛步步逼近,在摧毁“绝对国防圈”的同时,美*高层开始策划对日本本土发起直接进攻。
对此,美国陆海*双方有着不同的意见。
海*部长欧内斯特.金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主张先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然后利用马里亚纳群岛、冲绳以及中国沿海地区的机场,对日本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逐渐消耗其战争资源,使其最终油尽灯枯而被迫投降。这一方案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发挥盟*在海空力量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且可避免重大伤亡。
海*部长欧内斯特.金
陆*参谋长马歇尔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 却针锋相对地指出:单纯依靠轰炸和封锁旷日持久,在对德作战已经胜利在望的情况下,很难想象美国民众有耐心再花数年时间去等待日本的投降,而且如果在中国大陆登陆的话,将直接面对数量庞大的侵华日*,而当时美*地面部队主力仍在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的地面兵力将不敷使用。因此,最直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直捣日本本土,最大限度地摧毁日本的战争机器,瓦解其抵抗意志,迫使其无条件投降,从而尽快地结束战争。
罗斯福总统在年4月3日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例会上最终拍板,采纳陆*方面提出的作战方案,对日本本土的作战行动不设总司令一职,而是由 和尼米兹分别统率相应的陆海*部队和战略空*,整个作战计划的代号为“没落行动”。
、罗斯福、莱希和尼米兹在商讨进*日本的作战计划
它的初步框架是:年9月1日在九州岛南部实施第一阶段登陆,占领九州后修建机场和海空基地,为下一阶段作战提供准备;三个月之后在本州岛进行第二阶段作战,在东京附近的关东平原与日*进行决战。年5月底,美国陆海*各自拿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并进行了沟通与协商。
首先是登陆地点的选择,美国*方认为日本列岛适合登陆的地点屈指可数。经过反复筛选,确定九州岛适合的登陆地点有三个:萨摩半岛西侧的串木野、大隅半岛东面的志布志湾以及位于九州东南的宫崎市。本州岛的理想登陆地点为房总半岛以东的一处海滨和横须贺南部的相模湾。预计九州作战需要出动10—13个师的地面部队,而侵入本州则需要动用25个师。
对美*来说,相比日*的顽强抵抗,最大的考验还是来自后勤方面的压力。根据欧洲战场的相关经验进行估算,在预期90天的九州战役期间,10个师的登陆部队需要消耗至少18万吨弹药、9万吨食物、15万吨的燃料以及18.5万吨的其他物资,这些都要由太平洋战区自行完成供给。
本州作战由于规模更为庞大,仅仅靠太平洋战区自力更生是不够的,需要从欧洲和美国本土抽调大量的兵员和物资予以支援。据美*后勤部门预估,如果将第一集团*的15个师从欧洲运至远东需要一万吨的运输船23,艘次。
这些部队抵达战区后,还需要通过空运才能部署到前线,而美*将轻装的第11空降师从菲律宾空运至冲绳就出动了架运输机和架改装过的轰炸机。如果本州作战部队也需大规模空运的话,那么所需要的运输机数量将多得令人瞠目结舌。此外,由于登陆作战前期美*没有现成的大型港口可供使用,届时还需要在登陆滩头建造巨型的人工码头,这必将耗费大量的钢材、废旧船只和浮箱。
由于本州战役规模宏大,超出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原先的估计。为弥补兵力的不足,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应美方请求将各自派出一个师组成英联邦*团,参加本州作战第二阶段的行动,他们将改用美*武器并使用美方的后勤和通信系统,先在美*基地接受为期半年的训练,随后开往前线,*团司令则暂定由英国的基特利中将担任。
有趣的是,由于预估到战役期间会出现大量伤员,美*后勤部门还向国内订购了多达50万枚的紫心勋章,结果这批勋章历经二战之后的 、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历次战火,至今还没有用完。
▍“奥林匹克”行动
年6月,美国新上任不久的总统杜鲁门批准了代号为“奥林匹克”行动的在日本九州岛实施登陆的作战计划,进攻本州的“*”行动也进入了筹备阶段。6月中旬,太平洋战区两栖部队司令特纳中将和第六集团*司令克鲁格上将在马尼拉会晤,双方组建了联合作战司令部。
九州岛登陆计划
由于冲绳战役一直拖到6月下旬才结束,比美国*方预期的要晚,同时为了避开日本的台风季节,美*高层决定将登陆日期由9月1日推迟至11月1日,在登陆正式发起之前继续对日本进行高强度的战略轰炸和海上封锁,以消耗其实力。
按照事先拟定的作战计划,在登陆日当天,将有三个*规模的美*部队在九州岛南部登陆:第11*,总兵力11.3万人,在志布志湾登陆,任务是占领志布志平原及其西面的鹿屋市;陆战5*,总兵力9.9万人在萨摩半岛西侧的串木野登陆,随后兵分两路,一路向东攻占鹿儿岛,另一路则向北方的川内川挺进;第1*,总兵力9.5万人,则在九州东南部的宫崎登陆,任务是占领宫崎市及其附近的机场。
以上三支登陆部队统一由九州战役地面部队最高指挥官克鲁格上将指挥,特纳中将指挥的三个两栖突击集群则负责将地面部队投送到指定的登陆地点。
克鲁格上将
在登陆日之前四天,美*的几支偏师:第40步兵师、第步兵团将分别在九州岛附近的种子岛、屋久岛等岛屿登陆,以扫除九州岛的外围屏障,撤其藩篱,并为后续部队的到来开辟临时停泊场。而在正式登陆发起四天之后,第9*,总兵力7.9万人,将在大隅半岛最南端的地区进行第二波登陆,任务是彻底控制整个鹿儿岛湾,使这个海湾成为美*水面舰艇停泊的一个重要基地。
拥有1.5万人的第11空降师则在后方留作预备队,用于机动作战。预计到登陆日之后的第23天,美*部队将完全控制占九州岛面积三分之一的整个南部地区。
为了掩护地面部队登陆,美*将投入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大海空力量。包括:哈尔西上将将指挥的第三舰队,下辖20艘航母、9艘战列舰、26艘巡洋舰和75艘驱逐舰;斯普鲁恩斯上将麾下的第五舰队,下辖36艘航母、11艘战列舰、26艘巡洋舰、艘驱逐舰、艘运输舰和艘两栖登陆艇。金凯德上将的第七舰队作为预备队在后方待命,拥有6艘战列舰、16艘航母、8艘巡洋舰和48艘驱逐舰。上述三个舰队的航母一共搭载各式飞机2多架。
空中力量方面,除了航母的舰载机之外,美国陆*航空兵和战略空*届时将出动2多架B-29、B-24轰炸机和多架战斗机,英国作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支援了多架“兰开斯特”式轰炸机,澳大利亚空*也将派出20个战斗机和攻击机中队参加战斗。
B-24战略轰炸机
根据美*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奥林匹克”行动发起前的几个月,第三舰队将对九州岛沿海地区实施猛烈的轰炸和炮击,力争摧毁更多的日*机场和航空基地。
而此前在对日轰炸中已大显神威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将继续重点空袭日本的铁路枢纽、港口、机场和*工企业,力求切断九州岛与日本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岛上日*在美*发起进攻时无法得到有效增援,只能做困兽之斗。
B-29战略轰炸机
第五舰队则将在开战前一周内,对九州岛南部地区的各类*事设施,包括滩头工事、岸防炮台、舰艇基地等进行犁庭扫穴式的清剿,同时扫除日*布设在海岸线附近的水雷,为登陆日的到来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
▍“*”行动
相比详细周密的“奥林匹克”行动,登陆本州岛的“*”行动,由于制定得比较晚,直到日本投降时还只是一个较为粗浅的框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该行动正式发起,其规模将超过此前的诺曼底登陆,成为人类战争史上史无前例的两栖登陆战役。它的实施日期原定为年12月1日,后由于“奥林匹克”行动延迟,因而登陆日期也被推迟到了年5月1日。
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在5月1日当天,拥有7个师兵力的美第一集团*将在本州房总半岛东岸的海滨登陆,随后兵分三路,分进合击:主力部队继续向西推进,其他两路部队一路北进至利根川,另一路则向南一直推进到房总半岛最南端的地区,以保证美*能控制住东京湾的入口处。与此同时,拥有8个师的第八集团*将在横须贺附近的相模湾登陆,随后向北攻占横须贺和横滨。
第一梯队上岸并稳固了滩头阵地之后,第二梯队的10个师将发起第二波登陆。预计在战役发起90天之后,第一集团*与第八集团*将在东京外围会师,对日本帝国的首善之区实施合围。会师后的主力随后将继续北上,在关东平原对日*主力实施分割、围歼,从而完成整场战争。
本州登陆计划
由于日本之战规模宏大,势必会给美*带来太平洋战争期间前所未有的重大伤亡。因此,美国*方对伤亡数字进行了预估。马歇尔在给杜鲁门总统的报告中指出:参考吕宋岛战役的伤亡率,在“奥林匹克”行动期间,美*伤亡的大约是7万人左右,这一数字显得过于乐观,明显偏低。 估计的伤亡数字大约为10万,而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莱希上将参考了之前刚结束不久的、惨烈的冲绳之战,他认为美*在九州战役期间的伤亡率不会低于三分之一,伤亡数字将达到26.8万人。
至于规模更巨大的“*”行动,美国陆*部给出的预估数字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死亡40-80万人,负伤-万人。参联会给出的数字相对乐观一点:死亡20万,负伤60万-80万人。而与之对阵的本州岛的日本*民将有-1万人被杀,至于战争引发的瘟疫和饥荒的人数将数倍于此。日本本土届时将化为一片屠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终极大杀器
从年6月开始,美国官方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开始了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顿工程”。该项工程的保密度极高,全美国只有包括罗斯福总统、陆*部长史汀生在内的12个人知道整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就连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也被蒙在鼓里。尼米兹在年2月从海*部长金上将那里得知了这一神秘工程的存在,不过他依然不知道该工程的具体进度如何。
年7月16日凌晨5时30分,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大男孩”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试爆成功。
九天后,尼米兹、斯普鲁恩斯和战略空*司令李梅观看了原子弹试爆时的影像资料,三人都被原子弹的威力深深地震撼了,一致认为如果动用这一终极大杀器,对日作战将提前结束,无需再进行惨烈的九州和本州登陆战役,后来得知消息的 也持相同的观点。这对于美日双方的上千万生灵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小男孩”原子弹
年8月15日,在广岛、长崎遭到原子弹攻击以及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下,日本帝国的抵抗意志终于崩溃,宣布无条件投降。“奥林匹克”和“*”行动虽然中途夭折,却由于其计划的精确性和周密性,成为日本投降后美*大举占领日本本土的行动蓝本。
推荐阅读
二战德*真的无法登陆英国吗?
德*为什么不放弃基辅,直取莫斯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