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对航运业脱碳转型的发展愈显重要信德海事绿色航运洞察-36周
8月16日,在奥斯陆上市的世界最大的滚装船航运公司WalleniusWilhelmsen发布了第二季度的财报。与此同时,该公司披露了一笔8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关联船舶贷款。
此次WalleniusWilhelmsen签署的8亿美元可持续贷款为近年来第三大单笔“绿色债务”。
最大一笔来自年2月份马士基通过由26家选定银行组成的银团获得了50亿美元的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循环信贷额度。而第二大的一笔为日本航运巨头川崎汽船(KLine)与由瑞穗银行(MHBK)安排的银团贷款人签署的“转型关联贷款”(TLL),该贷款期限为5年,金额为亿日元(约9.91亿美元)。
自年5月,日本船东NYKLine发行了航运业第一只绿色债券,航运业绿色金融发展在近两年突飞猛进。根据克拉克森的统计,年国际船东公司完成绿色金融相关项目7笔,年增加到22笔,年上半年已经完成绿色融资8笔。
信德海事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整理
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通过船舶融资,可以为船舶建造、买卖、租赁、运营和拆解提供资金融通。目前,商业银行依然是航运业主要的融资来源,尤其是当下航运业面临绿色转型的发展大趋势,航运业对资金的需求面临空前庞大的体量。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航运业脱碳所需的资本投资在1-1.9万亿美元之间。而业内更普遍的一种观点,如果航运业要在年实现净零排放,至少需要进行2.4万亿美元的投资。
目前的航运业的绿色金融按形式来说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贷款和债券;而按用途来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关联金融和过渡性金融。
绿色金融通常为具有明确收益用途的资产融资。船舶需要满足气候债券倡议、或绿色航运计划等组织或标准概述的特定标准。这通常意味着其船队AER(年能效比)或EEOI(能效运营指数)需要低于定义的脱碳轨迹。
可持续发展关联金融的主要特征为债券的借款人或发行人承诺在中短期内实现一项或多项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实质性改善。金融工具的利率与是否满足KPI有关。
过渡性金融主要为特定资产融资,通常服务于一个公司的脱碳战略。
为支持航运业的绿色转型,年6月份由11家大型航运银行机构发起的船舶融资全球倡议——波塞冬原则。该原则建立起一个共同的基线,用于定量评估和披露金融机构的贷款组合是否符合通过的气候目标。其目标在于通过发放激励性贷款的方式鼓励船东购买或建造低碳排放的船舶。
目前波塞冬原则的签署方扩展到29个,共同代表了约亿美元的航运金融份额,已经超过全球船舶融资组合的50%以上。
本周重要资讯概览
设计研发与认证
1、8月29日,韩国现代重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旋筒风帆“Hi-Rotor”获得了韩国船级社(KR)的设计批准(DesignApproval)。据称,“Hi-Rotor”可以为船舶减少约6-8%的能耗和排放。
2、8月30日,H2Carrier开发的可以在海上生产绿色氨浮式生产装置的工业规模概念获得DNV的原则批准(AiP)。这个设计概念命名为P2XFloater,基于将现有的超大型气体运输船转换为浮式生产、储存和卸载装置(FPSO),可用于生产绿色氨燃料。
3、8月30日,e1Marine宣布其M系列甲醇制氢发生器已获得马绍尔群岛共和国(RMI)海事管理局在任何船舶类型上的海上应用原则批准(AiP)。此前5月份,该装备已获得劳氏船级社的AiP。
4、8月30日,日本邮船(NYKLine)旗下公司KnutsenNYKOffshoreTankersAS(KNOT)订购的LNG双燃料穿梭油轮在大宇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交付。该船被命名为“SindreKnutsen。”与8月2日交付的姊妹船“FridaKnutsen”轮一样,这艘船是一艘双燃料穿梭油轮
,将租给EnteNazionaleIdrocarburiSpA(ENI)的子公司ENITradeBiofuelsSpA,在北海和巴伦支海之间承担石油运输。
5、8月30日,法国帆船货运公司TransOceanicWindTransport(TOWT)宣布与法国造船厂Piriou签订合同,建造第二艘81米的货运帆船,计划于年春季交付。
据悉,该船将具备吨的载货能力,除了风帆推进,这艘船还配备了两台涡轮增压四冲程船用柴油发动机。
6、9月1日,韩国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DSME)宣布,作为韩国国家资助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已被选中生产韩国第一艘氢燃料电池拖船。
该项目由韩国海洋和渔业部资助,总开发预算为亿韩元(万美元)。目标是到年将韩国制造的由氢燃料电池驱动的拖船商业化。目前,DSME已开发出一种基于氢燃料电池的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功率高达3MW。
7、9月2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联合德他马林(Deltamarin)开发的两型LNG运输船获得了中国船级社(CCS)、劳氏船级社(LR)、美国船级社(ABS)、挪威船级社(DNV)和法国船级社(BV)五大船级社的AIP(ApprovalInPrinciple)认证。
新船建造与交付
1、9月2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为新加坡EPS公司建造的15.8万吨LNG双燃料油船2号船签字交付,标志着全球首个、华南最大LNG双燃料动力苏伊士型油船项目圆满收官。
2、根据南方日报,9月2日,佛山市首批LNG动力改造船舶顺利完工并集中交付。
截至目前,佛山市LNG动力船舶已完成6艘改造,后续还有14艘船舶改造工作正按计划推进,预计到明年初完成。
3、9月1日,中集世联达联合肇庆润庆航运投资建造的“中集润庆”液化天然气(LNG)单燃料动力罐装水泥船建成交付,这是广东省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的首艘LNG新能源水泥罐船。
替代燃料
1、8月30日,船舶设计公司C-JobNavalArchitects分享的新研究表明,核能在未来可以用作船舶动力。根据该公司的说法,核技术已经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发展,应该考虑用于未来的海上应用。该研究确定大型远洋船舶具有最大的核推进潜力。
2、8月30日,法国船级社BureauVeritas(BV)发布了新的“生物燃料就绪”标志,以支持生物燃料在航运业的更广泛部署。BV表示,该标志将帮助海运业解决与船舶使用生物燃料相关的主要挑战,提供确保船舶安全和环境合规性的要求。
3、全球最大甲醇生产商Proman与油轮船东StenaBulk的合资企业(JV)PromanStenaBulk是近日宣布,他们的两艘全面运营的甲醇燃料油轮成为首批在韩国蔚山加注甲醇燃料的船舶,在此期间,StenaProPatria轮和StenaProMarine轮分别加注了多吨甲醇。
4、8月31日,集装箱班轮运营商以星航运(ZIMIntegratedShipping0)宣布与壳牌签署为期十年、签订的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船用液化天然气(“LNG”)销售和采购协议,将为10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提供燃料,这些船将部署在ZIM的旗舰航线ZIMContainerServicePacific(ZCP)(东亚-美东)。这十艘15,TEU的集装箱船舶预计将在年至年期间投入运营。
5、9月2日,总不位于香港的干散货航运公司PacificBasin宣布在其年建造的Handy散货船IncePoint上完成了首次生物燃料试验。该试验已于8月顺利完成,燃料供应商和生物燃料类型的细节并未披露。
6、9月2日,渡轮运营商StenaLine宣布和DFDS、能源公司rsted、LiquidWind与瑞典哥德堡港合作建立电制甲醇枢纽。该项目FlagshipONE处于后期开发阶段并接近最终投资决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燃料设施,每年生产50,吨电制甲醇。
脱碳技术
1、来自奥地利和瑞典的研究人员模拟了一艘燃烧可再生甲醇和氢气的渡轮燃烧前和燃烧后碳捕获的潜力,并得出结论认为这两个系统都具有成本效益。
2、8月2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6MDM甲醇机在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首次点火成功,其甲醇供应系统由沪东重机有限公司研制。
3、8月30日,挪威HAV集团旗下的HAVHydrogen宣布将推出基于甲板的船用集装箱氢能源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可扩展的电源,可以设置从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输出1,kW的功率。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更大的集装箱,或组合多个集装箱,提供更大容量的能源系统。
4、8月30日,BlueWorldTechnologies宣布,比尔·盖茨创立的BreakthroughEnergyVentures(BEV)与Vaekstfonden(丹麦主权投资基金)、道依茨股份公司以及在年12月完成投资的公司一起成为BlueWorldTechnologies万欧元B轮融资的投资者。
B轮资金将用于扩大燃料电池生产规模,以及投资开发用于海事领域的甲醇驱动燃料电池应用。年底,公司将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的所有生产全部外包,目前处于量产前阶段。
5、9月1日,瑞士发动机设计公司WinGD和韩国发动机制造商HSDEngine发起了一项联合开发项目(JDP),以推进WinGD甲醇燃料大口径发动机的开发。其目标是到年交付能够使用碳中和绿色甲醇运行的发动机,为船东提供动力解决方案,使他们能够通过下一代船舶实现IMO的年目标并实现净零排放。
6、近日,挪威公司AmonMaritime宣布与总部位于纽约的Amogy签署了一项商业协议,以“加快氨动力解决方案的适应,以使海运业脱碳”。
AmonMaritime此前已经启动了多个有关氨燃料海上应用的项目。包括与NavigareLogistics和MosvoldsRederi合作推出的ViridisBulkCarriers,为近海散货提供零碳选择;与EconnectEnergy一起推出的AzaneFuelSolutions,以创建可扩展的氨燃料加注设施。
而此次与Amogy的计划是“确定通过试点和全面商业项目为航运业提供可扩展、脱碳电力解决方案的方法”。
绿色港口
1、8月30日,希腊压载水设备供应商ErmaFirst宣布推出了高压岸电解决方案BlueConnect。
2、近日消息,比利时公司Fluxys、AdvarioStolthavenAntwerp和AdvarioGasTerminal联手研究在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建造开放式绿色氨进口码头的可行性,他们的目标是让码头在年投入运营。
绿色金融
1、8月25日,海王星海运租赁公司(NeptuneMaritimeLeasing)宣布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倡议,这是一个用于开发、实施和披露负责任商业实践的自愿领导平台。
2、8月31日,挪威航运公司AvanceGas在二季度业绩报告中披露,两艘液化石油气(LPG)双燃料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新造船筹集了长期融资。
今年5月,该公司与一家银行财团签署了价值5.55亿美元的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定期贷款。对先前为九艘VLGC提供再融资,包括为第三和第四艘新造船AvanceRigel和AvanceAvior融资。8月,该公司又与交银租赁签署总额为1.35亿美元的售后回租协议,为计划于年第四季度和年第一季度交付的第五和第六艘新造船AvanceCastor和AvancePollux提供融资。
脱碳数字化
1、8月30日,康士伯海事(KongsbergMaritime)宣布推出了一种智能动态决策支持系统EcoAdvisor,用于优化一系列船舶运营。
EcoAdvisor是KongsbergMaritime、船舶运营商DOFSubseaAS(DOF)、Sintef、NORCE和InnovationNorway联合研究项目的成果,可以监控船舶运行及其环境,包括发电、推进、环境力和控制系统动态,减少船舶运营期间的温室气体排放。
2、8月31日,全球最大的敞口式船东Gearbulk和GriegMaritimeGroup的合资企业G2Ocean宣布,正在向其客户推出一项新的碳抵消计划,使客户能够通过选择资助一个或多个气候项目来以数字方式抵消其货物的排放。G2Ocean的客户将可以通过公司的数字客户平台MyG2参加该碳补偿计划。
其他资讯
1、8月29日,能源巨头Equinor、壳牌和TotalEnergies的合资企业NorthernLights宣布与荷兰Yara达成一项协议,从其氨和化肥厂运输和储存二氧化碳(CO2)。该交易是NorthernLights签署的第一个商业协议,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跨境二氧化碳运输和储存的商业协议。
2、8月29日,世界第四大铁矿巨头FortescueMetalsGroup发布了财年报告,重申了坚持对可持续发展、脱碳和绿色能源转型的承诺。
3、近日,ABS发布行业首个绿色海工作业可持续性指南,针对海上油气行业提出绿色作业的详细要求。该指南同样概述了零燃烧和零甲烷泄漏政策等碳减排技术如何使资产获得SUSTAIN-2标志。
4、8月30日,太平洋环境组织(PacificEnvironment)表示亚马逊宣布将从年开始采用绿色氢来使其业务脱碳。初步合同将为30,辆叉车或辆重型卡车提供动力。尽管公告中提到了海运,但亚马逊并未明确承诺何时将其海运业务绿色化。
5、8月26日,由20个国际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全球运动清洁北极联盟(CleanArcticAlliance)宣布已致函挪威、丹麦、冰岛、格陵兰和法罗群岛的部长,提出了一系列国内和国际行动,快速启动北极海域绿色航运走廊建设。
6、9月1日,华光海运宣布,旗下华光船务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被船东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聘为全球最大的LNG加注船“海港未来”轮的管理公司。8月28日,华光委派的船员完成接船。
7、9月1日,日本穿的NYKLine与日本LNG贸易公司QUnitedEnergySupplyTrading(QUEST)签署了新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长年期租船合同。据了解,这艘,立方米载货量的船舶将在韩国三星重工(SHI)造船厂建造,配备WinGD的双燃料低速发动机,并于年交付。
8、9月1日,法国船级社(BV)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并与新加坡海事学院(SMI)签署了意向书(LOI),旨在促进研发和联合行业项目,包括与数字分类服务、智能航运和海上脱碳以及海事人才和专业知识在新加坡的发展和成长相关的研发和联合行业项目。